400-123-4567
除了最常见的明喻、隐喻和拟人之外,英语中还有许多修辞手段。有些你可能经常看到但没有意识到。
1.明喻/ˈsɪmɪlɪ/
明喻是对具有共同点的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内心,而不存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中。
常用的标记词有like、as、seem、as if、as if、similar to、such as等。
例如:
1).他就像一只公鸡,听到自己的叫声,以为太阳已经升起。
2)。我像一朵云一样孤独地徘徊。
3)。爱因斯坦身上只盖着一条毯子,仿佛刚刚从童话故事里走出来。
2.隐喻隐喻、隐喻/ˈmɛtəfə/
隐喻是一种缩写的明喻,是通过将一事物的名称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而形成的。
例如:
1).希望是一顿丰盛的早餐,但却是一顿糟糕的晚餐。
2)。有些书是用来品尝的,有些书是用来吞咽的,还有一些书是用来咀嚼和消化的。
3.转喻/mɪˈtɒnɪmɪ/
隐喻并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是使用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
一、用容器替换内容,例如:
1).水壶沸腾。
水沸腾了。
2).房间里一片寂静。
整个房间安静地坐着。
二.用数据和工具替换事物的名称,例如:
请把你的耳朵借给我。
请听我说。
三.将作品替换为作者,例如:
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全集
四.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
我有实力,他们却从中赚钱。
我有实力,他们就用我的实力来赚钱。
4.提喻提喻/sɪnˈɛkdəkɪ/
提喻法用部分代替整体,用整体代替部分,用特殊代替一般。
例如:
1).他的工厂大约有 100 名工人。
(部分为整体)他的工厂大约有100名工人。
2)。他是本世纪的牛顿。
(特代将军)他是本世纪的牛顿。
3)。狐狸和你的帽子很相配。
(一体代部分)这条狐狸毛围巾很适合你的帽子。
5. 联觉
这种修辞方法直接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描述事物。联觉就是沟通不同感官的感受,通过联想引起感觉传递,“以情写情”。
例如:
1) 鸟儿停在树上,发出百合般的声音。
(用视觉来描述听觉。当鸟落在树上时,它发出的声音让你想起百合花)
鸟儿落在树上,发出百合般的声音。
2)品味莫扎特的音乐。
(用嗅觉来形容听觉)品味莫扎特的音乐。
6.拟人化
拟人化就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
例如:
1) 夜晚轻轻地将她的手放在我们发烧的头上。
(拟人化夜晚)
2) 我很高兴,能听到小鸟在树林里唱歌。
(将鸟拟人化)
7.夸张夸张/haɪˈpɜːbəlɪ/
夸张法是使用夸张的陈述来表达重点。可以加强语气,增加表达效果。
例如:
1)我请求一千次原谅。
2)爱你。你对我来说就是整个世界,还有月亮和星星。
3) 当她听到这个坏消息时,泪水夺眶而出。
8. 并行/ˈpærəlɛˌlɪzəm/
这种修辞方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大致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组合起来。句子按字符串排列形成一个整体。
例如:
1)在所有人都自由之前,没有人能够完全自由;在所有人都道德之前,没有人能够完全道德;在所有人都幸福之前,没有人能够完全幸福。
2)在所有这些事情都要得到答复的日子里,我召唤你和你的家人,直到你们最后的坏种族,为这些事情负责。在所有这些事情都要得到答复的日子里,我召唤你的兄弟,你们最坏的种族中最糟糕的,分别为他们答复。
9. 委婉语,委婉语/ˈjuːfɪˌmɪzəm/
委婉语是指用委婉、优雅的语言来表达粗俗、禁忌的词语。
例如:
1) 他出去拜访必要的人。他出去拜访了必要的人。
2) 他和妻子的关系并不幸福。他与妻子的关系并不幸运。
3) 我的母亲于1997年去世。(去世)
10. 寓言(原意“寓言”)/ˈælɪɡərɪ/
它以过去或其他地方的例子和物体为幌子,传达对世界上各种现象的暗示、暗示或嘲笑的含义。
例如:
1)趁着阳光明媚的时候准备干草。
表面意思:趁太阳出来晒草
真正含义:趁热打铁
2) 是时候化犁为剑了。
表面意义:是时候化犁为剑了
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将会有一场战争
11.讽刺
反讽是指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表达意思的一种写作方式。例如,当责备过失和错误时,你使用与过失相一致的词语;当你赞扬时,你使用接近责备的词语。
例如:
1) 不知道现在是早上几点确实是件好事。
早上没有时间概念真是一件好事(真正的意思是早上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时间概念)
2)“当然,你只带大额钞票,没有零钱。”服务员对乞丐说道。
服务员对乞丐说:“当然,你身上只有大钞,不会有零钱的。”
12.双关语
双关语是在句子中使用单词的双重含义来利用主题。多重解释、暗讽,达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搞笑效果。主要以相似词形、词义、谐音等形式出现。
例如:
1) 她的身高太低,无法得到高度赞扬;肤色太黄,无法得到中肯的赞扬;身材太矮,无法得到高度赞扬。
2) 大使是一个诚实的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在国外撒谎。
3)如果我们不挂在一起,我们就分开挂。
13. 戏仿模仿/ˈpærədɪ/
这是一种模仿名言、警句、谚语,并改变某些词语以创造新含义的修辞学。
例如:
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年建成的。
2)有需要的朋友是要避免的朋友。
14. 反问句 反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
它与疑问句的区别在于,它不以得到答案为目的,而是以疑问为手段,达到修辞效果。其特点是:肯定疑问句表示强烈否定,否定疑问句表示强烈肯定。答案往往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
1)怎么可能在树林里走了一个小时却看不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
2)我们是否应该对这些谎言不予回应?
15. 对立对比、对比、对偶/ænˈtɪθɪsɪs/
这种修辞学是指对意义完全相反的语句进行排列和对比的修辞方法。
例如:
1)并不是我不那么爱凯撒,而是我更爱罗马。
2)你留下来;我要去。
3) 要么给我自由,要么给我死亡。
16. Paradox Junyu/ˈpærəˌdɒks/
这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说法,但却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意义。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
例如:
1)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
2) 孩子是男人的父亲。
(童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三岁算老,四岁算老。
17.矛盾反义、隐喻/ˌɒksɪˈmɔːrɒn/
这也是一种矛盾修辞法,用两个不相容的特征来描述一个物体,用不协调的组合让读者理解句子的微妙含义。
例如:
1)没有光,但可见黑暗。
2) 这所房子的状况令人不快。
18.高潮渐进法、分层法
这种修辞是一系列词语按照思想的大小、轻重、深度、高度等逐渐递进分层,最后达到高潮。可以增强气势,逐渐加深读者的印象。
例如:
1) 非常抱歉,非常抱歉,非常抱歉。
2) 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没有任何事能触动他的铁石心肠。
19.虎头蛇尾的梯度法
与climatex相反的修辞手法,将一系列单词从大到小、从强到弱排列。
例如:
1) 他胸前佩有勋章,腰间佩剑,脚上穿着一双靴子。
2) 士兵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和削土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