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我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与文化的结合、语言与翻译的结合、语言与能量的结合上。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精通专业知识。英语专业始建于2000年,截至2014年,根据英语专业网站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排名,我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已跻身全国前100名。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翻译、教学、跨文化交际及各种语言文化相关工作。多年的实践证明,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广博、语言文化基础扎实。经过在职培训和锻炼,许多毕业生现已熟练掌握各项工作,并以优异的表现受到好评。单位深受好评。
学院一半以上专任教师有长期赴英、美留学或访问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在他们的悉心教育下,自2004年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首届毕业生起,已有30余名学生被推荐到北大等国内名校和美国攻读硕士学位,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研究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专业培训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功底,对油气能源系统有优秀的理解具有学习、思考、创新、合作能力,能够从事教学、翻译、外事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发音与背诵、英语短篇小说选读、英语散文选读、英语报刊选读、能源舆情选读、交际口语、话题口语、英语演讲、英语辩论、交际听力、专题听力、新闻听力、学术听力、基础写作、应用写作、创意写作、学术写作、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欣赏、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联络口译、概论石油科技(英文)、能源舆情翻译等
专业特色
依托学校以石油石化学科为核心的能源科技、经济、政治等学科优势,以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为实践平台,拓展学科内涵,凸显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以学生为本,在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和实践方面体现“2+2+2”特色:课程分为“两个模块”,即“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能力培养分为“两大方向”:学生三年级可选择“语言文学方向”或“能源翻译方向”,前者侧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在实践环节依托“两个“基地”:学院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下属的“能源舆情协会”提供了为学生训练英语能力、培养研究潜力、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提供广阔的舞台。前者对于提高学生的能量翻译、舆情分析和能量沟通能力尤其有帮助。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帮助学生真正发展成为精通外语、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2+2”教育模式兼顾夯实基础和拓宽视野,平衡素质培养和社会需求,为培养懂人文、懂科技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服务,善于思考、开拓创新,具有国际视野和市场竞争力。全面保护。
毕业生适应范围及主要去向
英语专业作为一门普通专业,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和应用领域。每年约有3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部分优秀学生通过研究生培养进入国内知名大学。近五年来,共有11名学生保送至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ETC;指往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主要进入中专及以上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金融行业和外资企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进入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的比例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