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摘要】人们普遍认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海姆斯曾说过,“交际能力”有四个因素:可能性程度、可行性程度、适当程度和发生程度。在这四个因素中,可行性和适当性的程度实际上指的是言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的学生在获得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后,在使用语言时并不具备应有的交际能力,因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我们对与所学语言密切相关的跨文化因素的深入理解”。和良好的控制。”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英语交际
学生要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获得语言交际能力,就应该有能力选择适合特定场合的发音形式,或者在社交过程中使用适合场合的英语。有一些使用规则,没有这些规则,语法规则将毫无用处。为此,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在编辑外语教学大纲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了交际能力之中。此前,交际能力最初被认为只包括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文化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有很大不同,文化差异一直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困惑,他们在使用英语时总是会犯一些文化错误。有很好的例子表明,中国学生总是把母语的使用习惯带入英语交流中,从而无法有效地用外语进行交流。据胡文中介绍:
“文化错误”主要分为四大类: 这一类中常见的错误主要与问候和称呼有关。 。 c.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例如,人们对“隐私”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这影响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理解。
我们很容易看到学生犯的许多文化错误。例如,虽然现在几乎没有学生用“你吃了吗?”来打招呼外国人。 “你要去哪里?”,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恰当地称呼外国人。一位美国老师说,最令人难以忍受的称呼方式是不断使用她的姓氏。准备离开时,学生们总是用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对不起,耽误你们这么久了,我走了。”分手时,他们总是对外国人说:“慢慢走”“慢慢开车”,或者“保重”。他们没有意识到外国人对这些话感到恼火。外国人通常会这样想:“我为什么要走慢点?我身体很好!” “你最好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当外国人听到这些话时,他们通常会生气,甚至受到侮辱,因为这些我们自以为关心的建议在他们看来似乎是智力和能力不足。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回应“谢谢”。他们通常回答:“不客气”、“不客气”、“这是我的职责”或“这就是我应该做的”。这些答案会让外国人感到不愉快。去过一次外语角后,一位外语老师感觉自己好像去过派出所和海关很多次,因为她被问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你多大了?你挣多少钱?”每个月都结婚了?”这条项链值多少钱?”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轰炸着她,她表示再也不会去英语角了。中国学生不知道,年龄、收入、婚姻、宗教信仰和政治态度等问题都是个人隐私,这些问题不能随便讨论。一些学生对西方文化存在误解。比如,在他们眼里,
“美国人不太关心他们的孩子”,“所有美国人都很有钱”或“所有美国人都喜欢吃麦当劳”。
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常把自己的经历和对应带入带有文化的英语单词的含义中。结果,学生在翻译、口语和写作中都会犯错误。缺乏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