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11-27 18:07:00

当前语篇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语篇是小学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篇教学也成为教师培养学生综合语用能力、发展学生核心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实践发现,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单一活动设计格式

语篇教学的导论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活化旧知识、启发思维的作用。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设计中往往忽视课文背景知识和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往往只是简单地听唱英语歌曲或日常问答。

思维导图英语教学经验分享_思维导图助力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对英语教学

活动设计层次不清晰

语篇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语言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整篇课文,逐字、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的语言知识点。用“教学语言点”代替“教学语言”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误区。同时,阅读活动过于注重表面理解问题,忽视深度阅读,缺乏深入思考。活动设计缺乏层次和逻辑,活动层次混乱,设计随意,阅读方法缺乏指导。

活动设计缺乏实用性

语篇教学活动设计重知识讲解,淡化语用。往往停留在获取话语内容信息,缺乏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语言的迁移和应用。

思维导图英语教学经验分享_思维导图对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助力英语教学

深度学习的内涵

美国学者Marton和Saljo(1976)首先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他们认为,深度学习意味着学习者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其融入现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许多知识片段之间建立联系”,能够“迁移”现有的知识到新的情况”来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王强教授指出:“英语学科的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依靠话语,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主动学习和应用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并探索主题意义。”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活动设计

语篇教学从“连接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思维导图英语教学经验分享_思维导图助力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对英语教学

01

联系现有认知,热身活动多样化

社交活动契合主题,唤醒人生体验

在热身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围绕课文脉络引入话题,建构主题意义,从而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原有的生活体验,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学习内容,努力与学生构建语言。互动桥梁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习得目标语言。

【案例1】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英语第二卷第3单元B部分读写部分的教学为例。某老师的介绍过程如下:首先,老师播放一段迪士尼英语中关于聚会的片段《It's a party time》,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这首歌是关于什么的?”介绍晚会主题后,通过“猜谜语”环节呈现某些节日的时间、地点和主要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晚会?”。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现实,发散思维。你还知道哪些政党?

思维导图英语教学经验分享_思维导图助力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对英语教学

教师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原创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成功地将学生引入话语情境。

任务指导提供基础并激活现有认知

辅导任务是指在学生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新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而设定的学前任务。辅导任务可以帮助学生预习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预备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辅导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

【案例2】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英语第二卷第3单元B部分读写部分的教学为例。老师结合话语主题“聚会”,围绕“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了引导。学习任务。学生围绕“党”这一主题,结合已有知识思考开展该主题活动可能需要的信息,并利用when、who、where、what、学生经过思考提炼出的几个问题与本课要学习的语篇结构不谋而合,巧妙地使后续的语篇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02

建立知识联系并分层学习活动

巧妙设计活动题串,拓展思维广度

拓展学生思维广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文本中的一些单词和短语通常包含多种含义。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出引导性或启发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引发新的联想,进行推理和探究,连接相关知识,进而实施深度学习。

【案例3】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英语第二册第1单元Part B Let's talk部分的教学为例。文章内容是莎拉正在帮助妈妈购物,并谈到她有时如何在周末做饭和洗衣服。

在教授这堂课时,老师巧妙地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思维活动。问题 1:莎拉周六经常在这里购物吗?问题 2:她今天为什么去购物?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莎拉今天购物的原因。通过问题串,我们可以理清课文的内在逻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的隐含意义,拓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最后,扩展问题:你觉得莎拉怎么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连接、处理信息,多角度解读人物性格,引出“莎拉有帮助”。 “莎拉很努力。” “莎拉是个好女孩。”以及其他丰富的认知和语言表达。

精准设置活动任务链,提升思维深度

通过设置层次清晰、梯度明显的活动任务链,教师可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演示方法并提供策略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感知目标语言,更清晰地梳理话语信息,更有效地深入拓展你的思维活动。

【案例4】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英语第二卷第二单元B读写部分的教学为例,老师精心布置了三项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

任务1:要求学生快速通读课文并思考问题:罗宾最喜欢哪个季节?学生可以在老师给出的“春/夏/秋/冬/所有四个季节”五个选项中选择答案。在这个任务中,老师指导阅读策略:可以通过标题或关键词提取信息。

任务2:精读课文,思考“罗宾为什么喜欢四个季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圈出关键句子的方式更加清晰地梳理课文信息,并通过图表对信息进行提取、总结和组织,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走向更深处。

任务3:再次阅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罗宾也想画一幅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注意细节、尝试理解人物的情感,还要设身处地地站在罗宾的角度思考问题。个性化解读,全面提升思维深度。

03

思维导图助力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英语教学经验分享_思维导图对英语教学

应用知识转移并细化务实活动

语篇学习后的语用活动是搭建语言输出平台,帮助学生巩固目标语言,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构建语篇知识的能力。因此,借助思维导图等支架开展的精细化语用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与目标语言一致,既能实现多学科融合,又能提高思维质量。

以图文形式进行读后复述

复述作为读后扩展活动之一,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课文逻辑,内化目标语言,产生有效的综合语言输出。

【案例5】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英语第二卷第4单元B篇读写部分为例。莎拉的四本日记记录了两只小猫出生后的变化。学生学习课文后,可以利用解读课文过程中归纳、总结形成的图表,结合所呈现的逻辑关系和课文上下文,复述课文。通过复述,学生可以更好地习得目标语言,将所学内容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思维导图对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助力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英语教学经验分享

基于框架的读后扩展

阅读后的语言输出将学生的阅读目标提升到实际应用的层面。借助支架和提示,结合个人情感体验的写作任务,学生在文本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迁移目标语言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案例6】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英语第二卷第一单元读写部分为例。语用环节的写作任务是“给罗宾逊写一封信”,利用现有的信件框架和三个问题,结合学生个人的真实情感经历,用目标语言围绕主题进行写作。

思维导图助力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对英语教学_思维导图英语教学经验分享

情境语言交际

创设与课文相似的语境可以让学生的情感自然产生,从而更好地理解、运用和内化目标语言,使语言习得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真正学以致用。

【案例7】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英语教材第四单元B部分读写中学习了四则通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结合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此类招聘启事的语言特点。 ,为您加入的俱乐部创建新的招募通知。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新范式强调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热身活动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开展分层学习活动建立知识联系,设计精细化的语用活动实现知识迁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

来源 |小学教学设计,作者|陈琪,转载自|大师俱乐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第二语言写作》现征稿。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外语教师、研究人员扫描二维码进群并投稿! (详情见最后推送)

精彩推文回顾

地址:英语口语培训-在线英语教育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大声说英语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022048672号    网站地图